李廌〔宋代〕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正月三十日作三首(万历庚申)
王惟俭 〔明代〕
樽前吟呈宋白小著
田锡 〔宋代〕
刘屯田墓壮节亭
尤袤 〔宋代〕
新毗陵守王立之书来以诗答之蜀中同寮也
孙应时 〔宋代〕
吹笙歌送梅禹金(感叹龙君扬郡丞、沈君典太
汤显祖 〔明代〕
烈女死篇
沈周 〔明代〕
水调歌头
林辕 〔元代〕
树老堪移接,人老岂容枯。玄元食母,还丹入口是良图。
乞得西家红酿,又觅东邻白酝,装做一葫芦。就我珰中煮,玉兔搦金乌。
救衰翁,伸老媪,复如雏。精填髓满,身心常是壮丁夫。
俗语神仙绝欲,浪说真人无念,天也被机模。我道非常道,定不自羁孤。
【南吕】四块玉_天台路采药
马致远 〔元代〕
论诗三十首·二十三
元好问 〔金朝〕
田家元日
孟浩然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