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唐代〕
一朝承凯泽,万里别荒陬。去国云南滞,还乡水北流。
泪迎今日喜,梦换昨宵愁。自向归魂说,炎方不可留。
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六月请俸张簿摄邑止支其半因却还之
虞俦 〔宋代〕
求仲抑招游山归途遇雨
楼钥 〔宋代〕
南歌子 七夕雨坐,忆四年前旧游
陈洵 〔清代〕
宝扇唐宫袖,檀床汉殿箫。星河隐隐夜迢迢。缥缈谢家廊庑五云高。
碧海回尘旋,黄垆梦雨飘。烛心齐赴冷中消。纵使有花有月总无聊。
偈颂八十七首
释慧开 〔宋代〕
送客南迁
白居易 〔唐代〕
句
黎良知 〔宋代〕
还华贤良九经说贤良进卷语林等
叶适 〔宋代〕
和同年成峡州韵
袁说友 〔宋代〕
咏扬州后土祠琼花
王信 〔宋代〕
水龙吟 同张大经御史赋牡丹
刘敏中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