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寄乡中诸友

张之翰 张之翰〔元代〕

一书除得海边头。怅无地、著羁愁。何处望吾州。漫斜日、高城倚楼。

东湖湖上,锦云十里,政好藕花秋。日日醉扁舟。也曾念、山东旧游。

张之翰

张之翰

(1243—1296)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猜您喜欢

七月十一日晓闻莺有感

舒岳祥舒岳祥 〔宋代〕

秋晓秋莺鸣绿树,我自徘徊不能去。
年年鸣值晚春时,晓窗共听人何处。
莺莺少驻听我吟,我吟未成泪双注。
来年啼上茧头山,为说老人题此句。

送叶明斋如京

海舟慈禅海舟慈禅 〔明代〕

海舟名普慈,吴郡海虞钱氏子。
世业儒,出家破山寺。
往参邓尉山万峰和尚,付以法偈,遂结庐太湖西洞庭山。
三十年不过湖。
闻虚白旵公在安溪东明说法,亲承万峰祖印,遂往叩。
旬日大悟,遂居东明演法,为万峰法嗣。
景泰元年,示寂,全身塔在东明左侧。
有《颂古诗》行世。

写竹寄俞潮宗先生

王绂王绂 〔明代〕

与君一别十年余,每见人来问起居。
尽说丰神清似竹,霜明须发影疏疏。

清平乐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香团娇小。拍拍春多少。一树铅华春事了。消甚珠围翠绕。

生经闹簇枯枝。只愁吹破胭脂。说与东风知道,杏花不看开时。

安正堂二首

强至强至 〔宋代〕

居守园林气象间,堂成壮观入跻攀。
三朝力辅乾坤倦,一国身偷岁月閒。
倾座语惊邪说破,勒碑诗召正风还。
险夷出处皆公迹,不动公心似泰山。

起来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起来呵手检衣篝,烛影蛩声伴小楼。
赖有梦中堪细说,锦笺写不尽离愁。

因老母南还寄酬王说作

释函是释函是 〔明代〕

佳诗劳远锡,又是一年馀。无意为疏节,行人落报书。

故园应不改,深谷已成居。幸自归慈氏,知君待敝庐。

寄弟衮

陈襄陈襄 〔宋代〕

作诗寄弟衮,写我心之幽。
比闻堂上安,读书可优游。
昨者得兄书,言汝看蔡侯。
蔡侯宝君子,小善固所收。
知汝言可否,果闻书相酬。
蔡侯读吾策,言语何赘疣。
吾言至草略,闻说畏可羞。
昨又得汝书,嗟汝诚拙谋。
自言已可进,曾知易春秋。
人不患无位,患己德不修。
古人亦有言,富贵焉可求。
吾初将移任,将白高与刘。
恐人不我知,自后遽止休。
前时陆通判,令我速置邮。
吾诚欲求之,岂自无舌喉。
奈何不为耳,死县城垂直钩。
自吾到山冶,于物无侵牟。
小民得辛苦,稍稍知饶优。
官家足厚利,私亦不怨尤。
福哥卖银矿,军人却首偷。
案成被官杖,鞭箠见血流。
私恩重血肉,官法难庇庥。
此奴实痴戆,教诲不转头。
吾心不乐此,疾病苦未瘳。
淹忽两月馀,读易未一周。
夜思梦还家,朝食不满瓯。
为吾告兄长,选试在今秋。
汝姑事恬尚,不忘在轲丘。
寿姊可出嫁,言容常婉柔。
教招宁螺妹,掺掺缝衣裘。
无令泽孙散,照管六与留。
吾归见汝时,一一诉所忧。

送胡叔献被召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解瑟于今又再秋,弓旌所致总名流。
积轻曾覆祁公鼎,偏重能翻涑水舟。
袖里缠文差快意,局傍观弈尚私忧。
信庵丞相如通讯,为说狂生霜满头。

送倪道士之庐山

赵师秀赵师秀 〔宋代〕

近方辞地肺,本自住天台。
有鹤相同出,无云作伴回。
道房随处借,诗板逐时开。
又说庐山去,闲看瀑布来。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