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仙吕·一半儿·题情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

云鬟雾鬓胜堆鸦,浅露金莲簌绛纱,不比等闲墙外花。骂你个俏冤家,一半儿难当一半儿耍。

碧纱窗外静无人,跪在床前忙要亲。骂了个负心回转身。虽是我话儿嗔,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

银台灯灭篆烟残,独入罗帏掩泪眼,乍孤眠好教人情兴懒。薄设设被儿单,一半儿温和一半儿寒。

多情多绪小冤家,迤逗得人来憔悴煞,说来的话先瞒过咱。怎知他,一半儿真实一半儿假。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如云的乌黑鬓发好像堆积的鸦羽,微露的小脚莲步轻移,红色的纱裙沙沙直响,这可不是那些卖笑女子可比。笑骂你一声俏冤家,一半儿是情怀难以承当,一半儿是闹着玩耍。

碧纱窗外寂静无声,他竟然跪在床前急着要亲我。我骂了个负心郎就回转身。虽然我的话儿含有嗔怪之意,一半儿是推辞,一半儿是肯定。

银台灯已熄灭,盘香的烟缕已快要燃尽,他离开了房间,我一个人含着两行清泪走向冷清清的罗帏床帐。突然变为独处,孤枕难眠啊,真叫人无情无绪。被子单薄,带着点点温暖又增添丝丝寒意。

这个多情多绪的小冤家,生生地把人家挑逗得极度憔悴,见面时总是说好听的话语哄我。又怎么知道他,有多少话真实,有多少话虚假。

注释
仙吕:宫调名。仙吕宫是元曲常用宫调之一。
一半儿:曲牌名,即《忆王孙》,末句嵌入两个“一半儿”。
堆鸦:形容女子头发乌黑光泽如乌鸦的羽毛堆拥,谓发髻整齐。
金莲:喻女子之足。典出《南史》卷五《齐本纪下·废帝东昏侯》:“凿金为莲花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花也。’”簌:象声词。
绛纱:指红色的纱裙。
墙外花:喻指迎人卖笑的野妓。
俏冤家:对女情人的昵称。
难当:赌气,难以承当。元人俗语。
碧纱:指碧绿的纱帘。
篆(zhuàn)烟:炉香燃时升起的烟缕。
乍:忽然。
迤逗:挑逗、引诱、撩拨之意。
煞:很,极甚。▲

创作背景

  《一半儿·题情》这组曲一共四首,收入元杨朝英辑《太平乐府》、明蒋一葵编《尧山堂外纪》。组曲具体创作时间难以确证。其中第一首有人认为是白朴所作。

赏析

  这支脍炙人口的组曲,被誉为元人乐府中的佳作。它是以同一曲调,调各一韵,重复填写,离之则独立为四,合之则融而为一,是散曲中一种常见的体式,叫做“重头”。

  第一首曲子描绘了一个少年在看到那个美丽的少女时心中涌动的情感波澜,描绘了他与少女相会后所感受到的愉悦和欣喜。曲中详细描绘了少女的绝美容貌,展现了她举止间的温柔和安静的优雅气质,通过她的外貌展现了她内在的秀美,通过她的娇嗔和多情的神态突显了她的美丽。这支曲子的妙处在于,一二句连续使用了“云鬓”、“雾鬓”和“堆鸦”三个形象的比喻来赞美少女头发的茂密、松散和乌黑,表现了动态美。而当她微微露出“金莲”,以及挪动“金莲”时,那“绛纱”的裙子发出簌簌的声响,则又表现了动态美。从头部到足部,从静态到动态,少女的美丽无处不在,这逼真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内心的热烈情感。

  第二首曲子以少女视角描绘了少年的鲁莽行为,然而鲁莽中蕴含着痴情,痴呆中又显露出慧根,使人既无法痛恨,又不忍心责怪。这表现了关汉卿的小令善于利用人物的语言、动作来描绘场景并抒发情感的特点。曲子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地描绘了人物的行动、神态、语言以及心理活动,刻画了一对情侣之间感情的交流。在四处无人、一片寂静的情境下,一个跪在床前,渴望亲近对方;一个责骂对方负心,看似愤怒,实则“一半儿推辞一半儿肯”。这寥寥数语,既展现了他们之间的小纠纷,也揭示了他们之间的深情。最后一句,将少女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她既有羞涩和矜持的一面,又有深情和大胆的一面。少女的半嗔半羞、半推半就的神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第三、四首曲子描绘了这对情侣生活中微妙的情感波动。夜幕降临,距离拉远,女主角在“才欢悦,早间别”的孤寂中挣扎,重新陷入痛苦。熄灭的银台,消散的宝鼎,一幕幕往事在心头闪现。面对无奈,她含着清泪走向冷清的罗帏,“情兴懒”、“被儿单”的感觉袭来。在回忆与苦闷中,她想起了那个“多情多绪”的“小冤家”,那些半真半假的私房话,引得她魂牵梦绕,使她腰瘦带宽,充满烦恼与哀怨。这里的“小冤家”与上文的“俏冤家”相映成趣,虽只有一字之差,却充分展示了关汉卿散曲“造语妖娇”的特色,正是贯云石所称赞的特点。▲

关汉卿

关汉卿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元代杂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号已斋(一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人(今山西省运城),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7种,今存18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关汉卿也写了不少历史剧,如:《单刀会》、《单鞭夺槊》、《西蜀梦》等;散曲今在小令40多首、套数10多首。关汉卿塑造的“我却是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不伏老〉)的形象也广为人称,被誉“曲家圣人”。 

猜您喜欢

偈颂六十八首

释法薰释法薰 〔宋代〕

春光冉冉,春日迟迟。
春风包裹,上下四维。
黄莺声在柳阴西,此意明明说向谁。

赠文叔良

王粲王粲 〔两汉〕

翩翩者鸿。
率彼江滨。
君子于征。
爰聘西邻。
临此洪渚。
伊思梁岷。
尔行孔邈。
如何忽勤。
君子敬始。
慎尔所主。
谋言必贤。
错说申辅。
延陵有作。
侨肸是与。
先民遗迹。
来世之矩。
既慎尔主。
亦迪知几。
探情以华。
覩着知微。
视明听聪。
靡事不惟。
董褐荷名。
胡宁不师。
众不可盖。
无尚我言。
梧宫致辩。
齐楚构患。
成功有要。
在众思欢。
人之多忌。
掩之实难。
瞻彼黑水。
滔滔其流。
江汉有卷。
允来厥休。
二邦若否。
职汝之由。
缅彼行人。
鲜克弗留。
尚哉君子。
异于他仇。
人谁不勤。
无厚我忧。
惟诗作赠。
敢咏在舟。

题越人贺韩司户令子得举诗卷

葛绍体葛绍体 〔宋代〕

一鹗秋风东越初,龙门春浪少踌躇。
客来多说新河过,古柳阴中闻读书。

水调歌头·橘记一年景

佚名佚名 〔宋代〕

橘记一年景,梅泄小春英。见说彭成仙隐,对此庆生辰。寿比太公欠一,年并楚丘逾九,益壮异常人。细数称觞日,信宿两弥旬。戏莱衣,桥梓列,桂兰荣。一门盛事难得,一子两层孙。休论若儿渠父,差胜杨椿黄琬,四代眼前亲。积善有馀庆,享福百千春。

寄成都诗人谢希涛

祖无择祖无择 〔宋代〕

常闻游蜀客,来说谢希涛。气禀江山秀,名因翰墨高。

新诗来自远,密意念空劳。拙句聊相赠,应烦报错刀。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其四十三

孙蕡孙蕡 〔明代〕

云本无心偶出山,幽林薄暮鸟知还。如何世上驰驱子,只在红尘扰扰间。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师说

韩愈韩愈 〔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苦热和袁应祥用韦苏州乔木生夏凉流云吐华月

郭印郭印 〔宋代〕

中扃自清凉,穿凿多门户。
神凝一气归,陋哉勤纳吐。

念奴娇

佚名佚名 〔宋代〕

阳春歌阙,正玉梅翻雪,江涛如海。秀孕东阳山水,果诞黑头元宰。早蹋天扉,洪钧独运,嘉会符千戴。衔杯乐圣,不妨机务聊解。
且恁笑弄云泉,太平勋业,说与苍生须在。闻道槐庭虚位久,天意端如有待。衮绣来时,渔蓑脱取,留我他年晒。良辰一笑,醉乡天地宽大。

登更好堂同景思少卿表丈韵

王嵎王嵎 〔宋代〕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
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
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
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