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恭

高启 高启〔明代〕

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
摇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
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
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明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猜您喜欢

送僧归天台住国清寺

止庵法师止庵法师 〔明代〕

闻说台山胜,令人梦欲腾。
松杉万丈路,鉼锡半千僧。
涧落烟中磐,岩垂雪里灯。
丰干旧时席,花雨又重增。

春日书抱柬当道诸君子二首 其二

皇甫汸皇甫汸 〔明代〕

璿玑斡回运,宝历启东节。载阳薄曾晖,改阴谢凝结。

条风衍遐圻,飞泽振穷穴。昔感百卉腓,今睹群芳悦。

皇仁美无遗,物化滋未歇。恫予秉国桢,利宾晞朝列。

命邑奚独愆,愬阍良自拙。天高赤墀涂,云暗黄金阙。

区区谁见知,怛怛难具说。所藉扬末光,终然照孱劣。

乌使君

林宗放林宗放 〔宋代〕

始听歌来暮,还闻说去思。
但知忧国计,那肯问家为。
跨竹儿童集,携书父子随。
谢在攀恋处,争作画图披。

白日苦短行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白日常苦短,无方使迟延。
始见出暘谷,忽已沈虞渊。
迫促於生人,无一能永年。
丰质成槁项,鬒发变华颠。
鸡鸣逐声利,夜分未遑眠。
奄化同草木,没没归重泉。
或复自超放,导引求神仙。
乔松在何许,亦若茫昧然。
必当实根祗,尘物皆弃捐。
德性贵纯正,文华在昭宣。
道与天地准,万古唯圣贤。
景行不可忘,抒情为此篇。

除夕

乾隆乾隆 〔清代〕

此日乾隆夕,明朝嘉庆年。
古今难得者,天地锡恩然。
父母敢言谢,心神增益虔。
近成老人说,云十幸能全。

潇湘八景画·潇湘夜雨

朱瞻基朱瞻基 〔明代〕

浓云如墨黯江树,九疑山迷天色暮。
苍松岩下客维舟,鱼龙鼓舞飞烟雾。
但见长空风雨来,势与云梦相周回。
三湘淋漓泻银竹,七泽汹涌翻春雷。
长江横绝巴陵北,一水悠悠漾空碧。
洪涛巨涨顷刻中,虹桥隐隐无人迹。
前溪遥见野人家,槿篱茅屋半欹斜。
高楼谁得江湖趣,坐听潇潇对烛花。
隔浦钟声来远寺,晓色苍凉喜开霁。
青天万里白云收,满目湘山翠欲流。

闻五月八日宸翰口号十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曾为元礼登龙客,亦上昭王市骏台。
相与席间珠履说,此翁虽瞽有诗来。

呈赵常德四首 其一

赵蕃赵蕃 〔宋代〕

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

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燕薁引

朱曰藩朱曰藩 〔明代〕

上林苑西重阴垂,汉家马乳秋累累。
群臣未拜金盘赐,正是文园病渴时。
尝言逾淮橘为枳,淮南亦种燕薁子。
一朝偶患齐后疟,七日方寤赵简乐。
起来燔极华池干,菱藕堆盘懒咀嚼。
何人旋摘此逼侧,冰丸入口生颜色。
不用玄珠罔象求,翻疑舍利菩提得。
淮南陇右限川梁,燕薁蒲萄味各长。
底事千金通大宛,空劳斗酒博西凉。
诏中但见夸珍味,席上谁能延乐方。
乐方久甗樽罍燥,亲故仳离那可道。
流年时物感《豳风》,拘方服食依农草。
忆曾弱冠客安西,醉里亲尝掩露时。
囊盛莫致敦煌种,浪说天南生荔枝。

南华寺五首

李昴英李昴英 〔宋代〕

从前梵说堕虚空,独有坛经说不同。
体用圆明皆宝相,一丁不识却心通。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