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买陂塘·登白纻山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

冷清清、荒台败瓦,日斜来吊宣武。如云宾从当年事,对面青山歌舞。飞盖举。下拥著、猬须石眼人如虎。南州雄据。笑作贼匆匆,更何情绪,来顾曲中误。
休相笑,尚解登山作赋。此儿还有佳处。一时裙屐原潇洒,谁料转头黄土。江月苦。把一片歌声,悄悄沉将去。雄心认取。听漠漠苍林,非丝非竹,打起佛楼鼓。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眼前是一片冷清清的荒台败瓦,我在日暮时分来这里凭吊桓宣武。想当年,这儿宾客如云,对面青山上载歌载舞。在高高竖立的华盖下,坐着一位须如刺猬、眼若紫棱的人中虎。也曾雄踞南州,只可笑他试图篡权自立,这样的做法太匆匆。他何曾有心情像周瑜那样,去辨识《白纻歌》的错误。
千万不要嘲笑,他也能风流儒雅登高而赋,有他的可取之处。穿裙踏屐,何其潇洒。不想这一切,已化作一抔黄土。江月作证也心苦,将当年的歌声,默默沉入波涛里。留待后人想念他雄心壮志,只听得在漠漠苍林深处,没了往日的声歌而是佛楼的鼓声。

注释
白纻山:位于安徽马鞍山市当涂城东南两公里处,为姑溪河和青山河汇合之处。桓温墓,就在不远的青山东北。桓温(312-373),字符子,谯国龙亢(今属安徽怀远)人,东晋杰出军事家、权臣,谯国桓氏代表人物。《晋书》称其“挺雄豪之逸气,韫文武之奇才”,战功累累,威名赫赫。独揽朝政,欲行篡位之事,终因畏惧王、谢等高门大族的力量未敢轻动,病重而死。其子桓玄后篡晋自立,追号桓温为宣武皇帝。
如云宾从当年事二句:桓温驻节姑孰时,常与佐僚携女乐登山宴会歌舞,好为《白纻歌》。
飞盖:高高的车篷。
猬须石眼:《晋书·桓温传》:“温豪爽有风概,姿貌甚伟,面有七星。少与沛国刘惔善,惔尝称之曰:‘温眼如紫石棱,须作猬毛磔,孙仲谋、晋宣王之流亚也。’”
南州:今安徽当涂一带。南州是桓氏彝、温、玄几代人经营发家之地,桓彝曾任宣城太守,桓温封南郡公。
作贼匆匆:意谓桓温有篡晋自立之意,但迟迟不敢动作,临终前讽朝廷加己九锡,谢安等人按住锡文不发,温病重而死。
来顾曲中误:意谓桓温能知音律、喜歌舞。顾曲中误,形容人精于音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有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尚解登山作赋:意谓桓温精通文学,懂得登高而赋的风雅。《汉志》:“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就记载了桓温举龙山高会,孟嘉落帽,温命孙盛作文嘲之的故事。
此儿还有佳处:此儿指桓温。《晋书·桓温传》:“桓温……生未期而太原温峤见之,曰:‘此儿有奇骨,可试使啼。’及闻其声,曰:‘真英物也。’”
裙屐:六朝时名士常服裙屐,这里代指那些风流名士。
非丝非竹:丝,弦乐或弦乐器。竹,管乐或管乐器。《世说新语》刘孝标注引《孟嘉别传》:“(桓温)又问:‘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答曰:‘渐近自然。’”▲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词,赞颂了桓温多面的性格与才能,体察其壮志难酬的压抑,并渗入了词人自己的身世之感,是一首上佳之作。

  “冷清清、荒台败瓦,日斜来吊宣武”,以写景开篇,描写此时此地的荒凉,突出沧桑之意。“如云宾从当年事,面对青山歌舞”,这是先抑后扬的手法,极力表现当年桓温幕府的繁华场面,但这身前的煊赫与身后的冷清,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多么大的心理反差和感觉。历史上桓温幕下贤才毕集,谢安、谢玄、郗超、王珣、顾恺之、袁弘、习凿齿、车胤……都是一时之英杰。接着是人物的正式出场,在高高的华盖下,坐着一位“猬须石眼”的如虎之人。然后作者提到他也曾有过雄踞南方四州的伟绩,甚至还有篡权窃国的雄心抱负,“匆匆”二字已饱含有对桓温“做贼”的批评之意。“更何情绪”?这疑问问出了桓温表面风流倜傥,心中却是想着窃国篡权,因此,他就不会有周瑜那样的真风流。

  过片,接歇拍而来,“休相笑”,意在纠正前人的误解。他对桓温宣武的态度由贬转褒,对这位雄才大略又文采风流的历史人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达了其钦佩与惋惜之意。在《桓温墓》一诗中,他也写过“虎视中原气未伸,一生功罪总难论”的句子。“此儿还有佳处”、“尚解登山作赋”化用经史成句,运散笔,发议论,有几分辛稼轩的风采。“一时裙屐原潇洒,谁料转头黄土”,“裙屐”对“黄土”,用鲜明的物象带出丰厚的沧桑之意。接着“江月苦”二句回到题面,回到白纻山。大江东去,浪淘尽桓温一生经营。和“做贼”对照,“雄心”才是词人内心深处对桓温的真实评价。这正是对以桓温为“贼”的“主流价值观”的背离。“听漠漠苍林,非丝非竹,打起佛楼鼓”,以景作结,呼应开篇。“非丝非竹”让人联想起桓温与孟嘉那段著名的对话,桓温“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之说堪称知乐,孟嘉“渐近自然”之答更是精妙。若论天籁,不假外物、不受束缚的人生才是天籁。“泪尽金城空感逝,歌残白纻定伤神”(《桓温墓》),佛骨诚然让人息心使人忘机,可这不是开创帝王之业的桓温之所需要。问世间侧耳向佛骨者,几人不是为势所迫,为时所逼?这是那个盛世时代带给黄仲则的压抑、无奈和屈服,也是他骨子里所无法忍受的东西。也许这种情绪和反抗才是本词的真正主旨所在。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猜您喜欢

冲密禅人求赞

释宗杲释宗杲 〔宋代〕

佛祖有密语,有说即不密。
密禅画吾真,密意已漏泄。
如析栴檀香,片片体非别。
密意在其中,密亦如是说。

答余新郑

高启高启 〔明代〕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移家江上托地主,闲园借得亲锄耕。春朝起沐日照屋,野卉杂发鸣鹂鹒。

思君万里不可见,对此涕泪如盆倾。有壶当轩忍自酌,有句在卷邀谁评。

走役北郭问消息,一客为我言分明。君初随例诣阙下,有旨谪徙钟离城。

赍无襄金从无仆,弃家独去何茕茕。长淮粘天趣前渡,牙眼怖客浮鼍鲸。

到州鞠躬谒太守,脱去官籍侪编氓。城荒无屋寓来客,旋乞废地诛蓬荆。

异乡何人恤同患,喜有杨子兼徐卿。日高破灶烟未起,闭户不绝哦诗声。

去年圣恩念逐客,特赐拔拭加朝缨。敕君赴汴听铨擢,路算旧驿犹千程。

沙河无雨夏云热,茅苇夹岸多蚊虻。舟中感疠得下泄,刃搅肠腹闻纻嘤。

荒途无药相救疗,伏枕两旬几殒生。终藉神明佑吉士,疾势渐脱身强轻。

一官署作新郑簿,棒檄已去询田更。我虽历历听客语,虚实未察忧难平。

初春天子下明诏,欲纂前史罗儒英。非才亦辱使者召,辞谢不得来南京。

日斜出局访君舍,草满陋巷春泥晴。入门小女识父友,延拜学诉艰难情。

且云父意念家远,新遣两卒来相迎。须臾出君寄我札,上有秀句如瑰琼。

自陈前事颇一一,与客旧说无亏盈。读终呼卒问彼土,卒言几年经战争。

河山萧条县虽小,民少奸诈多淳诚。春秋古称郐子国,溱洧水活鲂鱼干。

雌兔咻咻草间走,雄雉角角桑颠鸣。谷深稀逢种田者,时有射户栖山棚。

霜大赤枣收几囷,剥食可比江南粳。官来抚民务无事,鞭挂壁上无敲搒。

寒厅吏散独坐肃,远对嵩少当檐楹。闻之离抱顿舒豁,如吸清露醒朝酲。

便因卒还寄君语,此邑小鲜聊试烹。幸逢昌朝勿自弃,愿更努力修嘉名。

吾皇亲手拥高彗,洒扫六合氛尘清。海中夷筐已入贡,陇外户版初来呈。

大开明堂议礼乐,学士济济登蓬瀛。大庙冬烝荐朱瑟,千亩春藉垂青纮。

用材不肯略疏贱,铢寸尽上天官衡。况君磊落抱奇器,不异一鹗秋空横。

岂容久屈簿领下,天道始塞终当亨。文章期君归黼黻,借问报政何时成?

中秋

广利寺僧广利寺僧 〔宋代〕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无手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高秀才绅十年前有同邸之旧以剑名堂求诗

许及之许及之 〔宋代〕

沙河灯火闇残更,客舍犹闻讽诵声。科举累人须要了,词章似子岂无成。

勋名合是男儿事,通塞能忘造化情。莫向斗牛占气采,夜深只愿少微明。

赏析 注释 译文

尉迟杯·许月度新自金陵归以青溪集示我感赋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青溪路。记旧日、年少嬉游处。覆舟山畔人家,麾扇渡头士女。水花风片,有十万、珠帘夹烟浦。泊画船、柳下楼前,衣香暗落如雨。
闻说近日台城,剩黄蝶濛濛,和梦飞舞。绿水青山浑似画,只添了、几行秋戍。三更后、盈盈皓月,见无数、精灵含泪语。想胭脂井底娇魂,至今怕说擒虎。

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

徐元杰徐元杰 〔宋代〕

翰墨绝畦私迳,言词中律度。
笔落风雨惊,诗是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
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
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厘,相去已冠屦。
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
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释正觉释正觉 〔宋代〕

了心非相,了相是心。
皋禽梦寒琥珀树,海月光射珊瑚林。
影摇风竹,响发秋碪。
万像森罗俱演说,宝陀岩上有知音。

怀旧二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童蒙颇慕舞雩乐,老病犹参立雪碑。
愧我高年成后殿,输他半夜得单传。
著书有子诠中说,覆瓿无人守太玄。
董薛程仇皆已矣,萤窗谁共辑遗编。

寄黄溪云

赵希㯝赵希㯝 〔宋代〕

十年成远别,几度上高楼。风递江南信,云消渭北愁。

春心惊海燕,晓梦入溪鸥。何日西窗烛,相看说旧游。

与青原正庵老

刘过刘过 〔宋代〕

倦行老矣遍东南,最后青原识正庵。无法更求身外说,有禅应向意中参。

春风绕寺雨花坠,石鼎烹茶泉味甘。暂脱尘嚣聊税驾,与君相对款清谈。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