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元好问 元好问〔金朝〕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被风吹落的残花铺满水边小路,好像一直是为春天将要过去才这样。春去夏来,花开花落,年复一年。只有栖居在雕镂绘彩梁柱上多情的燕子,才知道春天到哪里了。
揽镜自照,看到自己青春已逝。九月十月,美好时期还能维持多久?想要抒写一下深重的情怀,又恨词不达意。一边喝酒,一边流泪,寂寞孤独地听着滴打在西窗上的雨声。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因东汉张衡《四愁诗》“何以报之青玉案”句得名。又名《西湖路》《横塘路》等。双调六十七字,上下片各六句,均五仄韵。
落红:落花。沙头路:水边的路。沙,水边的沙滩。
冉冉:渐进的样子。韶华:美好的年华,指人的青春。
幽怀:深重的情怀。
花期:美好时期。▲

创作背景

  元好问作为金朝的忠臣,他“少日有志于世,雅以气节自许”,一直抱着收复失地复兴家园的希望。但当权者遇事因循苟且,他匡时济世的抱负难以实现,因而深感失落。对国家的忧虑和时光虚度、自我价值难以实现的惆怅常溢于言表。42岁时,发妻张氏身亡,这给他心灵上带来了惨重的创伤,使他永久难忘。经历了国仇家恨、亡妻之痛,有感于伤逝的情怀,作者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原韵,写下了《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赏析

  这是一首由惜春而感叹年华易逝,人生易老的词,上片写暮舂之景,景中含情;下片叹人生易老,充满不能及时建功立业的悲哀。全词写得哀感顽艳,感人至深,含意深邃,笔带凄声,亦是悼亡词中别具匠心之作。

  该词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原韵,借描绘暮春景色,抒发了词人孤独冷寞的情怀。首先将最能体现晚春景物特征的“落红”摄入笔底,这就为全词定下了基调,隐寓着词人低沉幽怨的情感。故而,下句很自然地过渡到抒情。以花拟人,似乎满路的狼藉落花,也和词人心境一样。“未肯放春归”,正表明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情与景得到巧妙融合。

  春去夏来,循环往复,花开花落,年复一年,这是自然的法则,非人力所能回转。燕子是候鸟,秋去春来,执着地追逐着春光,翻飞于花丛柳林,对春色寄爱最深。这里以燕拟人,寄意深婉。凄秀之词,味亦隽永,寄寓了词人高远的奇想。

  古人每每以春色的凋谢,比喻人容颜衰老。下片中,词人笔锋陡转,由目下的“落红”,联想到自身的“韶华暮”,感叹年华易逝,暮年将至,花期无多,这正是其“恨无句”传写的“幽怀”。再者,词人毕竟是个壮怀磊落的志士,金亡前,曾“愁里狂歌浊酒,梦中锦带吴钩"(《木兰花慢》),欲作名臣贤相,以拯救日衰的国势。然而,朝廷昏暗,仕路风波,他又为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怅惋。金朝的一旦覆亡,这大大出乎他所预料:“只知灞上真儿戏,谁谓神州遂陆沉。”(《癸已四月二十九日出京》)本想有待而为,乘时而动,不料大势已去,难图恢复,又有“棋中败局从谁复,镜里衰容只自羞”(《送仲希兼简大方》)的叹喟之语。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这或许也是词人难抒之“幽怀”。还有,遗山四十二岁时,发妻张氏身亡,这给他心灵带来惨重创伤。他曾在《三奠子》词中慨叹:“怅韶华流转,无计流连”,“闲衾香易冷,孤枕梦难圆。西窗雨,南楼月,夜如年”,表达了对亡妻的深沉追念之情。细揣词意,本处的“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似乎正含有伤逝之意。他眼见落花纷坠,红消香断,很可能联想到人生无常,思及过早地抛他而去的亡妻,故而情怀忧伤,倍感寂寞,才道此断肠语。他的“幽怀”,或许还深蕴着此类的内容。这里,词人极力描摹自身的孤独忧凄之状,写得哀感顽艳,感人至深。且用语警拔而含意深邃,正可见其用笔之妙。

  这首词,以婉转曲折之笔调,写语意难传之“幽怀”。全篇以描写晚春落花起调,导人感情的抒发,以人拟花,又借花写人。继而,又写春燕对春色的执着追求,以寄托个人的怀抱。然后才写及本人对自身境况不佳的感叹。转而又写花,感伤好花不常开,再转及自身的描写。词意层层转折,愈转愈深。词人所采取的笔法与他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正密相契合,互为表里。将怜花惜春、伤怀、悼亡、相思、追念等各种复杂的情感交错来写,悱恻缠绵,淋漓曲折。使外界的自然景物的转换,与词人内部感情潮水的跳荡互为包容,准确地传达出词人蕴含心底的思绪和忧伤。与一般的伤春悲秋之作相比,就其内容的含量而论,也高出许多。尽管本词有寄托,但它含而不露,幻化无迹。▲

元好问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猜您喜欢

和杨恒叔集中一作托恒叔呈同事黄公

吴琏吴琏 〔明代〕

莫厌驱驰志欲更,丈夫期见许长城。野花有泪向谁滴,春鸟无依惟乱鸣。

塞北虏尘应着眼,江南民力可留情。同乡同宦应同志,要使前人识后生。

送唐介南迁五首

谢景初谢景初 〔宋代〕

身任言责地,眼见公路埋。
胡宁包心颜,践履天了阶。
言出说随至,吏送南海涯。
一臣不足惜,喋血狈与豺。

送洪州西山香城长老通公惠通

曾几曾几 〔宋代〕

闻说香城寺,孤峰靉靆间。
公今怀祖印,老去入乡关。
稳泛春波水,深藏暮雨山。
笔头多语句,寄我不当悭。

风雨凉甚一首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淅淅吹庭树,铮铮溅瓦沟。
乍除秦酷吏,重见晋清流。
山有月行脚,溪无风打头。
不知楚台客,何以说悲秋。

请说归休好 其一

张孝祥张孝祥 〔宋代〕

请说归休好,扶行白发亲。访医无远近,买药辨新陈。

索酒兼邻瓮,要宾尽里人。短长无不可,且得是闲身。

缘识

宋太宗宋太宗 〔宋代〕

中秋旱直至腊月,忧烦情绪不堪说。
暗祈顶戴上玄穹,今日高明降瑞雪。
时闻喜处万千家,片逐渐戏风四六花。
寒透衣宽何所思,红炉旋暖酒须夸。
触面来往浑无力,几处人怜几处惜。
想得欢心尽一般,先报田农后稼穑。
呈祥天地共盈怀,白沙拥砌玉为阶。
动静苍生绝灾害,安康四叙压氛霾。

送叶制参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闻说秋防急,安危寄阃臣。
无心致羔雁,有分上麒麟。
毡帽环吾境,纶巾赖此人。
晋朝陶庾辈,岂必靠江神。

赠朱子文因寄朱元刚二绝

戴栩戴栩 〔宋代〕

僻寄僧房锁月萝,惊来客屐卿云莎。
病侵瘦骨寒於水,却说冲和占得多。

筼房暑中寄诗依韵酬答

释文珦释文珦 〔宋代〕

豀翁若冰雪,明净不受涅。
经岁断知闻,使我心菀结。
佳句来清风,足以酒炎热。
山中有奇事,迟向秋深说。

咏史下·朱文公

陈普陈普 〔宋代〕

九里寒威闭六阴,一川风月伴瑶琴。
鼓楼岩下人如玉,说与渔郎仔细寻。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