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又中秋沿檄新昌道中有怀二首
项安世 〔宋代〕
汶阳道中
文天祥 〔宋代〕
梅骤开旋有落者
赵蕃 〔宋代〕
读王通中说
释智圆 〔宋代〕
瑞鹤仙·晴丝牵绪乱
吴文英 〔宋代〕
奉寄斯远兼属文鼎处州子永提属五首
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
辛弃疾 〔宋代〕
有感
李时行 〔明代〕
偈颂一百零四首 其十九
释绍昙 〔宋代〕
大众问讯,侍者烧香。曲录棚上,说黑道黄。七世冤憎同劫会,泥犁拔舌自担当。
麟凤出时山总秀,芝阑生处草俱芳。
巫山一段云 平沙落雁
李齐贤 〔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