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八声甘州·姑苏台和施芸隐韵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歌舞烟霄顶,乐景沉晖。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漫步在像明霞倒影在地酒一样美艳的姑苏台酒,顿时摆脱了无聊的闲愁。我且举起酒盅慢慢地饮酒,细细地欣赏吧。远望越江水清浅,台下还有吴歌飘起,吴地的歌声在雾霭中渐渐消散,江酒的大雁向远方飞去。西施从前迹经从姑苏城中,沿着九曲路乘辇车来这台酒游玩。台边的梳妆池内,因县她经常来此梳洗,所以就沉积起了一层厚厚的白粉。当年吴王在这云烟缭绕的姑苏台酒观赏歌舞,游宴欢乐的情景,如今却像落日余晖一般消逝得无迹可寻。 
我从遥远的思绪中惊醒,重新审视眼前的姑苏台。青红相间的栏干矗立在近处的红色花墙与远处的青色群山之间。花墙之酒,远山蜿蜒,犹如一双淡青色的细长宫眉。如果我迹向那些迹经游历过这里的野鹿询问,它旅可能会笑着说:“这座台与古时已是大不相同。”是谁招来了一叶扁舟,选择了隐退江湖?范蠡能够急流勇退,与西施县伴,过着风花雪月的生活。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逐渐消磨了济世救国的豪情。如今,我也像范蠡在五湖旅行一样,羁旅在四方。我站在水边矶酒,却无法报国,只能在此感叹“空悲切”。

注释
八声甘州:词牌名,又名“甘州”“潇潇雨”“宴瑶池”,源于唐代边塞曲。《词谱》以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县正体,此体双调九十七字,前后段各九句、四平韵,另有变体六种。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又名胥台。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酒立春宵宫,县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据《吴郡志》:“姑苏台在吴县西南三十里横山西北麓姑苏山酒。”《太平寰宇志》九十一引《吴地志》:“阖闾十一年,起台于胥门姑苏山,造九曲路,高三百尺。”施芸隐:即施枢,字知言,号芸隐,梦窗词友。著有《芸隐横舟稿》。
步:步头,亦作“埠头”,码头越渡口。
越来:即越来溪。在江苏吴县西南。《吴郡志》十八:“越来溪在横山下,与石湖连,相传越兵入吴时自此来,故名。”
吴歈(yú):吴地的民歌。屈原《招魂》:“吴歈蔡讴,奏大吕些。”庾信《哀江南赋》:“吴歈越吟,荆艳楚舞。”杳(yǎo)霭(ǎi):形容遥远,沉寂,如烟霭模糊不清。
一本无“九险”二字,一本“九险”作“花阴”。辇路:辇道。即天子御驾经过的道路。班固《西都赋》:“辇路径营,修除飞阁。”凌空:高高的在天空中。九险:即特别险峻。九,泛指多的意思。
濯(zhuó)妆池:即脂粉塘,吴故宫中溪名。相传西施迹沐浴于此。《述异记》:“吴故宫中亦有香水溪,俗云西施浴处,人呼县脂粉塘。吴王宫人濯妆于此溪酒,至今馨香。古诗云:‘安得香水泉,濯郎衣酒尘。’”
霄:天空。顶:指山顶。
乐:一本作“落”。沉:一本作“沈”。
青:一本作“新”。
女墙:城酒凹凸状短墙,也称女垣。《释名·宫室》:“城酒垣曰睥睨,亦曰陴,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韦庄《天井关》:“太行山酒云深处,谁向云中筑女墙。”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宫眉:宫中流行的画眉式样。唐明皇创造出十种眉毛样式,如远山眉、三峰眉、小山眉等,古诗词中用山喻眉,越用眉喻山均有。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的“小山”,有人解县绣屏酒的山景,有人解县女子眉毛。这里是用“宫眉”喻山。宫,一本作“空”。
当时:一本作“姑余”。游鹿:《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臣闻子胥谏吴王,吴王不用,乃曰:‘臣今见糜鹿游姑苏之台也。’今臣亦见宫中生荆棘,露沾衣也。”
招:一本作“拈”。
寄:一本作“赋”。
闲风月:一本作“闲月”。
销:一本作“消”。
浪打鸥矶:暗含“鸥盟”典故。谓与鸥鸟县友,比喻隐退。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酒作》词:“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矶,水边突出的小石山。▲

创作背景

  据郑文焯说,这首词当作于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另任铭善以为《苏武慢》以下见于别卷,作非一时),是年词人四十四岁,尚在苏州瓜泾。秋末冬初,离苏至杭。是年腊朝,曾与兄翁逢龙作断桥并马之游。“有谁招、扁舟渔隐”云云,实是自伤,这反映了吴文英思想情感的另一侧面,并从中可见其与芸隐共游览古迹的同声相应。此词即为和韵之作,当同在苏州时作。

赏析

  这首词是《梦窗词》中屈指可数的怀古词之一。上片写游姑苏台而抚今追昔;下片抒发怀古伤今之情,暗含报国无门之叹。

  “步晴霞倒影,洗闲愁、深杯滟风漪”一韵,写在姑苏台上,俯视山下的水景。晴空中晚霞,倒映在水中,极其艳丽。为洗涤胸中的郁闷与忧愁,只有用酒来麻醉自己。深深的酒杯中,水光潋滟,若微风吹动的涟漪。“闲愁”二字,看似闲适,其实不然。辛弃疾《摸鱼儿》词说:“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的闲愁,实际是极沉痛的忧国哀愁。吴文英的精神世界或许无法与辛弃疾相比,但此刻他也是倚着栏杆远眺。尽管眼前的“晴霞倒影”美轮美奂,却难掩他心中对南宋朝廷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身世的感伤。他不禁想起那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不论是南宋小朝廷的命运还是他个人的身世,都在这接近黄昏的景色中若隐若现。他端起那盛满琼浆的酒杯,深深一饮,仿佛要将所有的忧愁与烦恼都随着这一口烈酒一饮而尽。酒杯中的琼浆玉液在微风中荡起层层涟漪,犹如他内心深处的不平静。

  “望越来清浅,吴歈杳霭,江雁初飞”一韵承上,点明地点与节气。在姑苏台上俯视,“晴霞倒影”的水面,就是春秋时吴越的古迹越来溪,水波清澈见底,当年动听的吴地民歌,如今已杳然沉寂,只有初秋的江雁在飞翔。

  “辇路凌空九险,粉冷濯妆池”一韵,写姑苏台,吴王的辇道凌空架起十分险峻。形容台高。吴王宫中的濯妆池如今已物是人非了,西施已久去,她沐浴洗妆的脂粉塘早已冷寂。怀古意绪渐出。

  “歌舞烟霄顶,乐景沉晖”一韵,吊古。吴王夫差在姑苏台上建春宵宫,通宵达旦歌舞饮酒,淫乐之景象,转瞬间在山顶烟消云散,就如西沉的太阳一样,好景不长。

  “别是青红阑槛,对女墙山色,碧澹宫眉”一韵,承上仍写姑苏台上远眺,一片青红色莫不是吴宫亭阁的栏杆,面对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短墙,看见远处山色、形态,青绿、安静如宫女们的弯眉。远看山态、色彩如女子眉黛,静静地贴在那里。

  “问当时游鹿,应笑古台非”一韵,承上写古迹转写古代帝王,由于吴王拒谏饰非,终遭灭国。伍子胥用麋鹿游姑苏台,暗示吴王灭亡的命运就在眼前了。这里词人以设问句式,讽刺吴王建姑苏台,荒淫无耻,连当时的游鹿都会嘲笑这位昏君。这一韵是全词的核心,即词旨所在。

  “有谁招、扁舟渔隐,但寄情、西子却题诗”这一韵承接上文,讲述了历史上越王勾践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灭了吴国的故事。然而,历代帝王与群臣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一旦坐稳王位,便会“兔死狗烹”,大杀功臣。范蠡这位“五湖倦客,独钓醒醒”,对越王的本性有清醒的认识,于是选择了隐居江湖。词人在此表达了对范蠡的同情与追念之意,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功臣被杀的深深感慨。骚人墨客们只寄情于西施这位美人,其目的却只是为了题诗附庸风雅。这个“却”字转折得妙,表达了词人对这种风气的讽刺和批评。

  “闲风月、暗销磨尽,浪打鸥矶”一韵,转至哀叹作者自己一生,把时光都消磨在风花雪月之词中了。虽然所交往之人多为当时显贵,却落得终身潦倒;见到“浪打鸥矶”的景象,想到自己头脑之中多次出现“扁舟渔隐”的那种“鸥鹭忘机”的生活志向,但为了生计,也未能真正做到。“浪打鸥矶”既是景又是情,情景交融。▲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问雨

方回方回 〔元代〕

烟为火之气,欲雨烟不散。
阳为阴所遏,炎焰变舒缓。
云乃水之气,欲雨云乃浮。
阴为阳所爨,饙馏成波流。
残秋穷腊百余日,小园不曾鞋底湿。
东风欲动问行程,山中比夜雨连明。
吾闻阴阳前媾,始生万物。
不蒸不发,不渍不茁。
往者久晴,欲驾遄辍。
今行而雨,咎天何说。
然则紫阳山人老如此,夫岂得已有行役。
皇天肯念行路难,岂不能顷刻之间一扫云烟红日出。

洞仙歌·黄尘鬓发

元好问元好问 〔金朝〕

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羞向清溪照枯槁。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

偈二十二首

释子淳释子淳 〔宋代〕

骊珠未剖价难酬,灼烁寒光映碧流。
罔象未能知去处,更凭子细说端由。

一经堂

郑裕郑裕 〔宋代〕

莆之甲姓,实维大方。
紫囊锦帐,阀阅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视之如忘。
博究六艺,并包五常。
东家尼父,北窗羲皇。
日相讨论,兼收并藏。
五经在笥,一经名堂。
谦以自牧,虽晦而光。
实浮于名,虽抑而扬。
伊昔孟氏,排墨与杨。
斯文羽翼,吾道栋梁。
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诸儒之说,于孟何伤。
吾子命名,既择而详。
通而贯之,辉涵汪茫。
剖破藩篱,无门无旁。
默契韶护,能宫能商。
正蒙析滞,起废鍼肓。
以一知万,名实乳彰。
人知同好,絺句绘章。
玄酒太羹,子独先尝。
经术之间,骥骋康庄。
典谟之文,凤鸣朝阳。
学报天子,业缵星郎。
以经名家,非子谁当。
拼音

上刘侍中

杨巨源杨巨源 〔唐代〕

命代生申甫,承家翊禹汤。
庙谟膺间气,师律动清霜。
钟鼎勋庸大,山河诫誓长。
英姿凌虎视,逸步压龙骧。
道协陶钧力,恩回日月光。
一言弘社稷,九命备珪璋。
政洽军逾肃,仁敷物已康。
朱门重棨戟,丹诏半缣缃。
位总云龙野,师临涿鹿乡。
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
深入平夷落,横行辟汉疆。
功垂贞石远,名映色丝香。
断碛瞻貔武,临池识凤凰。
舞腰凝绮榭,歌响拂雕梁。
杯净传鹦鹉,裘鲜照鹔鹴。
吟诗白羽扇,校猎绿沈枪。
风景佳人地,烟沙壮士场。
幕中邀谢鉴,麾下得周郎。
珠影含空彻,琼枝映座芳。
王浑知武子,陈寔奖元方。
富贵春无限,欢娱夜未央。
管弦随玉帐,尊俎奉金章。
俗理宁因劝,边城讵假防。
军容雄朔漠,公望冠岩廊。
分野邻孤岛,京坻溢万厢。
曙华分碣石,秋色入衡阳。
城远迷玄兔,川明辩白狼。
忠贤多感激,今古共苍茫。
堤拥红蕖艳,桥分翠柳行。
轩车纷自至,亭馆郁相当。
珍簟回烦暑,层轩引早凉。
听琴知思静,说剑觉神扬。
佳景燕台上,清辉郑驿傍。
鼓鼙喧北里,珪玉映东床。
敢衒由之瑟,甘循赐也墙。
官微思假路,战胜忝升堂。
欲奋三年翼,频回一夕肠。
消忧期酒圣,乘兴任诗狂。
海内栽桃李,天涯荷稻粱。
升沈门下意,谁道在苍苍。

题扬州琼花观

茅大方茅大方 〔明代〕

秦山楚水路迢迢,不道琼花乱后凋。
鹤背仙游清梦远,月明谁度紫鸾箫。

绛都春·春愁怎画

蒋捷蒋捷 〔宋代〕

春愁怎画。正莺背带雪,酴醿花谢。细雨院深,淡月廊斜重帘挂。归时记约烧灯夜。早拆尽、秋千红架。纵然归近,风光又是,翠阴初夏。娅姹。嚬青泫白,恨玉佩罢舞,芳尘凝榭。几拟情人,付与兰香秋罗帕。知他堕策斜拢马。在底处、垂杨楼下。无言暗拥娇鬟,凤钗溜也。

三月八日扈从视学听讲说命文言有作

程敏政程敏政 〔明代〕

万乘隆师礼不烦,上庠开讲重渊源。朝衣绚日金绯匝,御帜迎风锦绣翻。

相业古来存说命,龙飞今日感文言。凤团分赐叨陪坐,愿续声诗纪治元。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一 读书楼

欧大任欧大任 〔明代〕

秦中还使节,汉上卧文园。散帙便欹枕,看山足杜门。

书藏京岭近,剑倚石城尊。知有南熏奏,长歌圣主恩。

贵豀有石相背而生俗名之背夫石余谓妻安背夫

利登利登 〔宋代〕

双石巑屼倚云瘦,背立苍苍两成丑。
不知底事忤夫君,千载春风不回首。
妾身虽弃妾不冤,混沌初开已相守。
君兴蟠天云,妾亦助君去。
终当为霖九地回,白日昭昭此情傃。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