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
沉香帖阁柱,金缕画门楣。回首降幡下,已见黍离离。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访僧支提寺
陆游 〔宋代〕
宿金沙江
杨慎 〔明代〕
扬州杂咏七首
晁补之 〔宋代〕
和谹父连雨快晴
王洋 〔宋代〕
自玉泉至青溪三十里无人烟云是四川赴汴都大
曾黯 〔宋代〕
郢中三咏为曾中丞赋 其二 西清圃
欧大任 〔明代〕
拂衣无不可,学圃在江乡。僮理栽花径,人寻载酒堂。
歌能飞白雪,笛自和沧浪。蚤遂冥鸿志,非耽野趣长。
蝶恋花
黄裳 〔宋代〕
初至毗陵简巽老时有所怀也
李处权 〔宋代〕
和颜长官百咏·农桑
朱继芳 〔宋代〕
次劝农韵
曾几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