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山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齐之东。下视大海出日月,上接元气包鸿𪷟。
幽岩秘洞难具状,烟雾合沓来千峰。华楼独收众山景,一一环立生姿容。
上有巨峰景崱屴,数载榛莽无人踪。重厓复岭行未极,涧壑窈窕来相通。
天高日入不闻语,悄然众籁如秋冬。奇花名药绝凡境,世人不识疑天工。
云是老子曾过此,后有济北黄石公。至今号作神人宅,凭高结构留仙宫。
吾闻东岳泰山为最大,虞帝柴望秦皇封。其东直走千馀里,山形不绝连虚空。
自此一山奠海右,截然世界称域中。以外岛屿不可计,纷纭出没多鱼龙。
八神祠宇在其内,往往棋置生金铜。古言齐国之富临淄次即墨,何以满目皆蒿蓬。
捕鱼山之旁,伐木山之中。犹见山樵与村童,春日会鼓声逢逢。
此山之高过岱宗,或者其让云雨功。宣气生物理则同,旁薄万古无终穷。
何时结屋依长松,啸歌山椒一老翁。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江淹老去,杜牧重来,尊前相对嗟歔。画里金城,沧桑一霎模糊。
饥鹰啄残战血,泣寒沙、燐火青芜。频怅惘、似苏台舞罢,太息句吴。
恨指堤边髡柳,问征人、别后还有春无?昔日笙歌,付与鬼唱呜呜。
休怨鹧鸪声苦,倚纯钩、犹紧珊瑚。君不见,抱枯枝、啼杀夜乌。
容身何处,有青山、借我一丘一壑。稳坐篮舆横曳杖,十里西湖行乐。
春笋斋厨,午茶杯盏,世味从他薄。大都几屐,安闲便是丹药。
随分吟倚西风,醉眠苍石,心与浮云约。回首红尘名利事,勘破蝇头蜗角。
万卷藏书,百竿栽竹,有子承当着。乾坤老矣,一簪聊寄华发。
春风浑似剪,花柳一时齐。不独藏鸦稳,兼令去鹢迷。
三眠初作絮,百和欲成泥。旖旎粘轻浪,颠狂扑大堤。
青丝愁绾折,红袖惜分携。灞岸云初起,薇垣日未西。
一枝从主赐,全树借卿栖。儤直星为柳,含香舌是鸡。
河阳妆面好,京兆黛眉低。莫以为郎薄,时时恋故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