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吴文英 吴文英〔宋代〕

迷蝶无踪晓梦沉,寒香深闭小庭心。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
愁自遣,酒孤斟。一帘芳景燕同吟。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清晨梦醒,梦中的情景全都没了踪影。寒风送来的阵阵花香,深藏在庭院中。想知道湖上的春光如何,只要看看楼前的杨柳的绿色是浓是淡。
独自排忧,独自斟酒浅酌。窗外的景色正好,与那翻飞的燕子一同吟唱。斜阳下的杏花看起来更加绚丽迷人。阵阵东风吹走阳光,黄昏也变得幽冷暗沉。

注释
思佳客:词牌名,又名“思越人”、‘“鹧鸪天”等。上下阕,五十五字,平韵。
迷蝶:迷失的蝴蝶,借用庄子梦蝶的典故。
寒香:指梅花。
遣:消遣,排遣。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居于杭州时所作,有怀人之意。从词的内容看,应当是作于杭州姬妾辞世之后。

  上片,“迷蝶无踪晓梦沉”,写清晨梦醒之后,梦中的情景已消逝无踪。所用乃是《庄子·齐物论》庄周化蝶的典故。它的本义是说世事与梦境的真幻,颠倒难分,两者本都不值得执着看待。但后人又把这则故事与《庄子·至乐》中写他丧妻时鼓盆而歌,不表示悲哀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猜想庄子大概也把丧妻看成作梦,所以悼念亡妾的作品,也常用到化蝶、梦蝶的典故。文英这句词,表面是写梦,其深层却是以梦隐喻过去的经历;联系他的生平来看,又似包含着对亡妾的思念。虽说“无踪”,毕竟入梦;梦由思生,又怎能真正地忘却?既然如此,则梦醒后并不会适意如庄周,而是深怀思旧的惆怅,细味“沉”字,其情自见。

  “寒香深闭小庭心”。寒香,当指春寒之时尚未谢尽的梅花,或兼指下片提到的逢春先开的杏花。人既惆怅,对着“深闭小庭心”的“寒香”,自然不会是赏心乐事,而是触景伤怀,“寒”不是透着凄冷,“深闭”不是透着孤寂么?这时候由“小庭”而想到西湖,由“寒香”而及于新柳,觉得春光尚浅,而寒意犹浓,西湖上的杨柳,应该也是初舒嫩条,翠色未深,因而游人应该也还不多。那么,在小庭中虽感孤寂、凄冷,但若到湖上去游玩,也未必就能看到秾丽之景,享受热闹、温暖之乐了。“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楼前柳浅深。”当然不是要由柳浅而判断春少,而是要由春少来表现人之心境的凄冷情绪,所以这两句结束得轻倩、婉转而有味。

  下片的“愁自遣,酒孤斟”,全词直接抒情的,也只有这两句,到这里才点出“愁”字,点出“孤”字。作者这时的孤愁既无法排除,那么这里的“斟”与“遣”,也无非是强自支持、强自消解而已。

  下句的“一帘芳景”继续写春,“燕同吟”继续写孤寂。与燕同吟,则暗谓有伴比无伴更悲。这与“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写法,不无相同之处,二者都是正面的情况起反面的作用;所不同的是,“蝉噪”、“鸟鸣”可能是写实,“燕吟”只能是设想。

  “杏花宜带斜阳看,几阵东风晚又阴。”在凄冷低迷中盼望杏花映着斜阳,能给人带来一点绚丽之色,带来一丝温暖的春意,谁又知天不作美,吹来几阵东风,偏把阳光吹走,使黄昏依然阴沉。这会起什么作用?对作者的心境会有什么影响?词至此结束,虽都没有明白说出;但读者联系上下文,自可体会得到。

  前人常把吴文英的词作看成是与以姜夔为代表的“清空”词相对立的“实质”词的代表。吴文英的慢词,有一些确有辞藻堆垛,雕琢过甚之嫌。但这首《思佳客》,读来却颇感闲淡婉约,在很大程度上与“清空”词的笔法有一致之处,可见梦窗词的风格在统一中也是有着多样性的。▲

创作背景

  本首词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吴文英生活在杭州时,与杭姬一直生活在一起,后杭姬去世,吴文英伤心欲绝,数作词悼之,典型之作有《思佳客·迷蝶无踪晓梦沉》。

吴文英

吴文英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猜您喜欢

宝鼎现·晚风微动

吴潜吴潜 〔宋代〕

晚风微动,净扫天地,云裾霞绮。将海外、银蟾推上,相映华灯辉万砌。看舞队、向梅梢然昼,丹焰玲珑玉蕊。渐陆地、金莲吐遍,恰似楼台临水。老子欢意随人意。引红裙、钗宝钿翠。穿夜市、珠筵玳席。多少吴讴联越吹。绣幕卷、散缤纷香雾,笼定团圆锦里。认一点、星球挂也,士女桃源洞里。闻说旧日京华,般百戏、灯棚如履。待端门排宴,三五传宣禁侍。愿乐事、这回重见,喜庆新开起。瞻圣主、齐寿南山,势拱东南百二。

游西岩

蒲寿宬蒲寿宬 〔宋代〕

谁扇洪炉欲煮铁,一寸如冰不曾热。
岁寒心事梅花知,炭事如何与冰说。
西岩结屋烟作罩,斑斑不露如隐豹。
人生大欲刚断除,静处生涯乃仁乐。
碧梧翠竹呈琅玕,寒泉玉佩鸣珊珊。
终焉为计亦不恶,岂知白日生羽翰。
翻思一夜钟鸣时,先生高卧如希夷。
何人更嗔瘴鬼疟,及锋而用皆惊疑。
荐泉采菊想遗迹,奚其与侣昌黎伯。
薰莸已定人所知,聊把曾游纪岩石。

题张居士壁

杨亿杨亿 〔宋代〕

叠巘参差翠绕门,雕梁贺燕自成群。
杀鸡日夕期嘉客,种竹寒暄对此君。
且向东臯輸黍稷,便应北阙降玄纁。
子真漫说耕岩石,不奈声名四远闻。

奉同铁崖赋寄玉山

李廷臣李廷臣 〔明代〕

玉山溪路接仙源,渔郎系舟老树根。
望海楼台浮远市,开门湖水落清尊。
珠光弄月寒丹室,石气酣云暖药园。
闻说铁仙曾此宿,吹箫清夜洞庭翻。

杨适杨适 〔宋代〕

渡桥已看银河冻,上马争如玉凤飞。
莫说兔园延赋客,不须鹤氅作仙衣。

题真仙岩

贾遵祖贾遵祖 〔宋代〕

翰林以谪流夜郎,我亦何为涉此境。
生平山水债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岭。
牂牁江绕古融城,拂拭冠缨照清影。
举头忽见真仙岩,盘空攫拿势驰骋。
天教刻削无遗巧,不知斤斧谁手秉。
吻如蚀月丑虾蟆,枵腹穹窿宽一顷。
尸居龙见柱下史,宴坐似说常清静。
贯空石涧飞惊湍,两岸峡束垂机穽。
兹晨邂逅得胜践,身到中间发深省。
青牛昔过函谷关,我陪五老曾造请。
依然一念浩劫初,堕在尘埃官独冷。
童儿徐甲今何所,朝从南箕暮东井。
当时与我极绸缪,默而祷之意相领。
扶携腾上虚皇前,赐我金丹凌倒景。

游洞霄

聂兼善聂兼善 〔宋代〕

吾闻洞霄山水妙天下,缭白萦青胜图写。
九重扃錀极深严,一岫宽闲更潇洒。
倚空天柱何孤高,诸峰罗立犹儿曹。
长松怪石入题品,金堂玉室供游遨。
此地隐居皆胜士,道骨仙风绝尘滓。
就中俞子最少年,炯若芙蓉映秋水。
青鞋布袜千里来,一见使我昏眸开。
谈空说有坐终日,舌涛衮衮生风雷。
鄙夫未愚晚闻道,寄傲嵌岩事幽讨。
只缘方寸无荆棘,渐喜丹田熟梨枣。
人生百岁空自忙,读书博塞俱亡羊。
劝君火急烹铅汞,莫待倒景飞屋梁。
春风又放莺求友,烟外暗黄初著柳。
南行傥遇置书邮,莫忘超然北山叟。

大雪与同舍生饮太学初筮斋

陈东陈东 〔宋代〕

飞廉强搅朔风起,朔雪飘飘洒中土。雪花着地不肯消,亿万苍生受寒苦。

天公刚被阴云遮,那知世人冻死如乱麻。人间愁叹之声不忍听,谁肯采摭传说闻达太上家。

地行贱臣无言责,私忧过计如杞国。揭云直欲上天门,首为苍生讼风伯。

天公倘信臣言怜世间,开阳阖阴不作难。便驱飞廉囚下酆都狱,急使飞雪作水流潺潺。

东方日出能照耀,坐令和气生人寰。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放言效白 其三

袁宏道袁宏道 〔明代〕

鸾靴争说上场难,衫袖郎当且自看。世路两平三仄岭,人情八折九回滩。

胸中毛女霞千片,石上王乔药一丸。梦去几番登岳顶,扶桑清水浴赪盘。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