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剑锋销尽马啼穿,夷虏凭陵尚寇边。谁念将军能死国,远持兵印独归泉。
荒城听雨伤秋早,沧海招魂怆暮烟。忠愤向来同感激,温陵南望泪潸然。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援藤
张炜 〔宋代〕
素梅 二九
王冕 〔元代〕
漂泊岳阳遇张中行因泛舟洞庭晚宿君山联句
丁开 〔宋代〕
用帅初韵谢其寿我之意
陈著 〔宋代〕
代良夫人二首
黄榦 〔宋代〕
送蜀客游维扬
杜荀鹤 〔唐代〕
谢子安之江右求葬师 其二
黄镇成 〔元代〕
家在烟岚五县间,碧榕桥下水潺湲。朝来雨过秋如洗,写出江南一幅山。
夜坐
王同祖 〔宋代〕
瑞鹤仙·倚阑观四远
吕胜己 〔宋代〕
题真仙岩
贾遵祖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