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明代〕
溪曲山深月影孤,猿声争亦笑迷途。一官老去愁将母,七尺贫来愧病躯。
耳畔怯逢新杜宇,镜中还是旧头颅。江门烟水潮连酒,祇欠园田二顷馀。
林光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送方彦卿南归用苏东坡送李方叔韵 其一
祁顺 〔明代〕
春闱榜揭长安日,二百人中无旧识。识君久矣羡君贤,求美岂知遗国色。
人生出处固有命,举措未明畴塞责。我惭无地君见容,不但娄公称盛德。
相逢剧饮如吸川,荣辱且付金樽前。华阳咫尺终须到,肯向河东号斥仙。
亲友冯仪之运干挽章三首
曹彦约 〔宋代〕
从少保公视师福建抵严宴眺北高峰同茅大夫沈
徐渭 〔明代〕
董令升舍人朋溪图赵祖文笔也
曾几 〔宋代〕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廉范
林同 〔宋代〕
白马乡有怀明义土赖若夫先生
丘逢甲 〔清代〕
万山之中小县耳,乃有须眉之男子。山是大明山,水是大明水,明亡六年犹守此。
岂有若夫为不善,人自不识若夫豪杰士。若先生者,乃能真不死。
忠孝节义名四旗,白马之乡良足纪,先生之风今未已。
噫嚱乎嗟哉!当时乃已神龙见首不见尾。
十一月十四夜听水斋同苏盦待月即送北行
陈宝琛 〔清代〕
树静泉枯谷气寒,灭灯不语对凭栏。断钟坠涧无寻处,佳月笼云恣赏难。
却向山中谋小集,试从别后忆今欢。戒坛潭柘何能忘,为渡浑河取次看。
偶成
黄大受 〔宋代〕
酬王伯虎
王安石 〔宋代〕
青玉案·凝祥宴罢闻歌吹
惠洪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