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0—1454)明广东东莞人,字廷器,别号琴轩。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国子监。选为桂林教授。严条约,以身作则。永乐间历许州、扬州知府,升四川按察使,豪吏奸胥,悉加严惩。宣德初为南京国子祭酒。正统初任南京礼部侍郎。致仕。在乡逢黄萧养起义,建镇压制御之策。博通经史,以文学知名于时,文词典重,著作最多,词翰清雅。有《罗浮志》、《琴轩集》、《归田稿》等。
五月五日至济宁河下王舜耕王庭学来访因赋七言近体二首以叙别 其一
昨承恩命出都城,偶遇端阳在济宁。老我投闲头已白,故人来见眼终青。
菖蒲泛酒清堪爱,角黍堆盆味更馨。寂寞屈原当日事,未须痛饮读骚经。
我闻楷木出孔林,不知何人手亲植。深根蟠地逾千载,翠色参天过百尺。
枯梢有时落风雨,人间得之争宝惜。诚如灵寿出恩赐,不数桃榔来异域。
先生何从获此杖,一旦寄来承厚德。奇纹分明若桃竹,劲节铿锵类金石。
提携终日不忍舍,宝之奚啻百金值。奉寄高堂白发亲,扶老定应资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