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黻

刘黻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作者《刘黻》的诗文

横浦十咏 其七 六祖

刘黻刘黻 〔宋代〕

碓头功行满,非意祖师名。世事春风过,禅心夜月明。

清泉灵石窦,老钵镇山城。冷看梅花笑,纷纷事送迎。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十八

刘黻刘黻 〔宋代〕

人生戒悠悠,早已闇大方。卓尔志有立,不坠炎与凉。

孙弟浃闾里,孝爱充室堂。应对动以恪,操存静而庄。

见善如乘珠,视恶如釜汤。毫釐贵明辨,造次宜谨详。

勿谓居壮年,光阴隙驹忙。穷理养夜气,任运为沈翔。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一

刘黻刘黻 〔宋代〕

至理根一初,精微实高广。寄之形气中,今来齐古往。

众曜列太空,环侍惟斗仰。变化妙不测,虚灵本常朗。

井坐识易陋,帘窥学云罔。静玩感兴篇,剖陈如指掌。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四

刘黻刘黻 〔宋代〕

造化泄元秘,河洛图书出。龟龙亦何心,以灵乃受役。

微旨竟先天,妙用普经国。三圣受心印,执中数语毕。

诂学长枝蔓,往往胶陈迹。伟哉千载下,元公指无极。

和紫阳先生感兴诗二十首 其五

刘黻刘黻 〔宋代〕

文盛起太息,姬壤半沦夷。仁积天所亲,道丧人已离。

霸图迭雄长,明诅兴自兹。王纲久不竞,览卷空涕洏。

日月照干戈,风雨撼璧圭。仲尼不梦周,世道无复为。

元气日以薾,荏苒朝露悲。嫠妇抱隐忧,忠矣非知机。

赋林氏集云庵

刘黻刘黻 〔宋代〕

云入此山深,余常拄瘞行。
客樵分茗处,碑碛半苔侵。
地僻终招隐,池清独照心。
顺宁皆是道,谨勿厌书林。

逢腊

刘黻刘黻 〔宋代〕

一岁忽逢腊,倚阑清气浮。
雪飞浙山上,月照楚江头。
家远易成梦,酒悭难散愁。
读书果何补,自笑不骑牛。

访石门洞

刘黻刘黻 〔宋代〕

洞中谁是主,一树野桃开。
仙驾青牛去,瀑疑碧汉来。
门閒云阖闢,山好客徘徊。
已拟归休日,临溪筑钓台。

谢胡编校惠药医膝病遂以药名赋

刘黻刘黻 〔宋代〕

益智莫如愚,谁甘遂作非。
年增思续断,亲老续当归。
起石安吟久,防风见客稀。
前胡古君子,松节自相依。

横浦十咏·横浦

刘黻刘黻 〔宋代〕

地与崆峒接,中多隐者韬。
山腰僧寺小,水口古榕高。
粗石草木瘦,细民衣食劳。
予来无一事,吟荇补离骚。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