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作者《包恢》的诗文

送蒙斋赴召六首 其四

包恢包恢 〔宋代〕

扶颠而持危,在天下大势。拨乱而存亡,在国家大计。

一司一事间,未足系兴替。马援为郡守,尚不屑烦细。

惟大姓黠羌,不容有违戾。况为公与卿,不思大经济。

今大姓黠羌,几倍过汉世。中有根木存,犹在加护卫。

大都如弈棋,败局如已逝。如有一胜著,败乃以胜继。

巽当知衡权,是乃德之制。果哉末之难,圆神妙龟筮。

愿言其吉凶,大辟天地闭。

送蒙斋赴召六首

包恢包恢 〔宋代〕

大钧正旋转,坱圠方无垠。
乾坤用六子,乃使天下春。
震子实为长,龙蛰屈不伸。
不一动则止,一动化万新。
嘉熙再仁孝,斯时召斯人。
宇宙在乎手,万化生於身。
机关一开阖,斩新出精神。
日月无点翳,太虚绝纤尘。
毫发靡遗恨,谁能疵大醇。

题碧岩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碧岩只在丹霞里,丹碧从他色自殊。
我断不随他境转,身心一定誓无渝。

同陈守游碧落洞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乳滴珠垂石缀旒,冰清醽绿水鸣球。
龙宫凤穴排苍壁,燕垒蜂房涌碧琉。
公爱彼山岩石峻,我贪此洞冷泉幽。
无双奇观难穷处,便欲留身就隐休。

李养源自号蒙泉求诗于东包某作此以赠之

包恢包恢 〔宋代〕

水象童蒙,以出伊始。
泉乃白水,出自艮止。
天一初生,纯一清明。
厥初始达,犹元而亨。
当其蒙稚,涓涓犹细。
及其渐进,混混未上。
如玉与珠,不曰白乎。
如冰与雪,湛不可污。
反求诸己,心正如是。
有生之初,纯白纯懿。
养之於蒙,作圣之功。
大人不失,与赤子同。
圣如夫子,皜彻表里。
溥博渊泉,浩浩渊渊。
皓如银河,月流星连。
仰观先圣,本同一性。
自始失养,遂终失正。
气或杂之,内欲蔽伊。
官或不思,外引远而。
蒙反成失,白反变黑。
黑水西流,清渭南隔。
君在家庭,羽若少成。
异彼污世,同流浊泾。
外引内欲,永绝勿赎。
蒙养宜深,洊羽宜熟。
濬发尔源,如发蒙然。
放乎四海,波涛际天。
学有源委,海可至矣。
所不然者,有如白水。

临江合皂李仲章以省轩求诗

包恢包恢 〔宋代〕

心之精明,不远伊迩。
胸中若正,瞭焉眸子。
举目有证,莫切於视。
孰名曰省,少目取义。
目当少时,湛湛精睟。
其光神全,其见专致。
老目为耆,则与少异。
非徒以目,而分老稚。
惟目如少,吸可取譬。
实省在心,省当如是。
如开双明,洞见万类。
心难常存,省不可替。
心难常觉,省不可离。
心本善者,孰非纯懿。
心不善者,孰非私利。
省与不省,善恶关系。
省者如醒,不省如醉。
省者如寝,不省如寐。
省者如活,不省如毙。
果能自省,卓然奋励。
暗室不欺,屋漏不愧。
如目万象,无有掩蔽。
一不自省,冥然罔记。
外物交引,内无纷炽。
如目老昏,无非障翳。
二者相远,宜知敬忌。
聂君少年,有目可贵。
以省名轩,轩豁无滞。
惟道无穷,要在远诣。
惟言多穷,要履实地。
惟难有常,勉无失坠。

送旴江吴守以言归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圆机珠活走盘中,已试权奇妙变通。
武库精严锋莫敌,智囊沉密计难穷。
先声已早闻风采,后实如新见事功。
计日未多功不少,复刚方长转春风。

寄题武夷橘林小隐

包恢包恢 〔宋代〕

武夷山下出清泉,观象宜知果行缘。
小隐藏修人似玉,大书题品笔如椽。
峰高屹立天成柱,溪静光浮月满船。
个是我心真境界,元非六六彼中天。

酬袁守方秋崖遗宝带桥诗以雇我老非题柱客

包恢包恢 〔宋代〕

临渊似平陆,徐行若安土。
推此以扶颠,屹然中流柱。

和戴石屏见寄韵二首

包恢包恢 〔宋代〕

海邦太守常时有,海上诗翁间世奇。
自赋归来石屏去,不烦绳削草堂知。
高情岂为时情改,浩气难随血气移。
句老律精何酷似,昔题蜀相孔明祠。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