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渔父·收却纶竿落照红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清代〕

收却纶竿落照红,秋风宁为剪芙蓉。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夕阳西下,渔人收起鱼竿准备回家。连秋风都是温柔的,不肯让荷花凋谢了。烟水蒙蒙,渔人悠闲自得,听短笛的旋律,被秋风吹进芦花荡的深处。

注释
渔父:词牌名,又称《渔歌子》《渔父乐》等,此调分为单、双调,又各有不同的体格。此词为单调中之一体,五句,二十七字,除第三句外,通押平声韵。
纶(lún)竿:钓竿。落照:即夕阳。
宁(nìng):犹乃。芙蓉:荷花。剪:作吹动解。
“吹入”句:谓悠扬的短笛声飘入芦花丛中。

创作背景

  词为题画之作,赵秀亭等以为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徐轨(1636—1708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年)作《枫江渔父图》,康熙十七年(1677年)携图入京,后名流多有题咏。此即其一。

赏析

  这首词犹如一幅恬淡的水墨风俗画。

  开篇描绘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的场景。“收却纶竿落照红”,纳兰一贯钟情的白描手法在此一显无余,夕阳西斜、晚霞烂漫,渔人悠然收竿,首句铺展在读者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场景。“收却”二字用在全词的开头,别有一番意味。从字面上看,“收却”与“落照红”是同时发生的动作,而纵览全词,则可体味出这两者其实有着暗示的因果关系,即因“落照红”而“收却纶竿”,无须多言,便道出了黄昏中渔人逍遥自得,不假他求,这种自由自在的情绪,为整篇作品奠定了基调,又与下句的描述前后呼应。“秋风宁为剪芙蓉”承接上句,由落照的色彩写到秋风的声响,由人之主体写到荷花之喻体,仍然是从细节着手,以拟人的手法,描述飒飒秋风之凉意吹飘,不求他物,只为了能轻轻地摆动水中那一簇簇绝美的荷花。此处着一“宁”字,赋予了秋风人的性情与品格,出奇地于平和中凸现词人强烈的感情。勾勒完风物,“人淡淡,水蒙蒙,吹入芦花短笛中”一句抛出一个空远淡漠的远景,人影稀,烟水蒙,笛音轻,纳兰将他的山泽鱼鸟之思寄托于词中,点明主旨,道出了渔人悠然自得,逍遥自在的情趣。

  夕阳西斜、晚霞烂漫,飒飒秋风,烟雾蒙蒙,时人称纳兰题画诗词有种“烟水迷离”之感,从这首小令的诗情画境中也可见一斑。全词格高韵远,极缠绵婉约之致。▲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猜您喜欢

依韵和吴正仲赤目见寄

梅尧臣梅尧臣 〔宋代〕

寻常不病眼,青白看人多。
暂见朱成碧,难逢扁与和。
金篦旧说在,诃子古方磨。
我自苦风痹,思君那得过。

比阅藏经偶成短偈仍寄同志者

程俱程俱 〔宋代〕

君看故教定何缘,岂为多闻与福田。念念会融归自已,言言当处便忘筌。

无钱空数他人宝,遮眼那令兕革穿。鸟度虚空风过穴,不妨开卷亦安禅。

余门罗雀久矣今日池骨有鸥戏为小诗呈叔夏一

王阮王阮 〔宋代〕

门冷人谁到,机忘物自知。
旧来罗雀地,今是狎鸥池。
身静红尘远,心闲白日迟。
本来无事说,拈出戏为诗。

放船先寄普照老夷白

吴则礼吴则礼 〔宋代〕

楷楼澹沲冬日斜,半世三钟并五车。
处处变禅作居士,年年行脚见僧伽。
偶然摩腹船鸣鼓,聊复捐书雁聚沙。
先遣毛锥交说似,即今镜里有霜华。

相州

范成大范成大 〔宋代〕

秃巾髽髻老扶车,茹痛含辛说乱华。
赖有乡人聊刷耻,魏公元是鲁东家。

风流子·红楼横落日

史达祖史达祖 〔宋代〕

红楼横落日,萧郎去、几度碧云飞。记窗眼递香,玉台妆罢,马蹄敲月,沙路人归。如今但,一莺通信息,双燕说相思。入耳旧歌,怕听琴缕,断肠新句,羞染乌丝。相逢南溪上,桃花嫩、娇样浅澹罗衣。恰是怨深腮赤,愁重声迟。怅东风巷陌,草迷春恨,软尘庭户,花误幽期。多少寄来芳字,都待还伊。
拼音 注释 译文

书愤

陆游陆游 〔宋代〕

清汴逶迤贯旧京,宫墙春草几番生。
剖心莫写孤臣愤,抉眼终看此虏平。
天地固将容小丑,犬羊自惯渎齐盟。
蓬窗老抱横行路,未敢随人说弭兵。

送赵阜主簿

刘克庄刘克庄 〔宋代〕

罢税无兼局,萧然古廨寒。
士称为善类,民说是清官。
力薄难推毂,身轻易起单。
竹林逢大阮,试为问平安。

之官五羊,过太和县登快阁,观山谷石刻,赋

杨万里杨万里 〔宋代〕

庐陵山水说西昌,天遣金华印此邦。
诗本道他将取去,如何遗下一澄江?

老将

高翥高翥 〔宋代〕

垂头终日坐当门,两臂苍龙隐墨纹。
笑捻白须传阵法,手摊黄纸说君恩。
中年主帅皆为鬼,晚岁虞兵见领军。
每劝儿孙学刀箭,解衣教看旧瘢痕。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