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注释 译文

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

刘长卿 刘长卿〔唐代〕

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
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
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
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想当年蔡文姬漂泊异乡,留下这首曲子, 千年后才逢着一位知音。
不通胡人的语言,徒留楚客孤寂的心。
我沉醉于音乐中, 眼前似有边境上的衰草随风飘动,天空中乌云弥漫。
我漂泊在外,远方战马出塞,风声低吟。

注释
文姬:指蔡文姬。
楚客:客居他乡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述的是诗人与友人泛舟江上,听其抚弹胡赋,感叹其深得曲旨、技法精湛,然后凭借丰富的想象,赋予赋声以边塞景物,展现了抚赋者高妙绝伦的技艺。

  首联上句借蔡文活交代了友人杜别驾弹奏的内容——蔡文活留下的曲子,下句的意思是千百年之后,蔡文活终于有了知音,那就是杜别驾。本联从侧面写出杜别驾弹奏技艺高超,能够弹奏出蔡文活的心境。

  中间两联运用联想和想象,描写听曲给诗人带来的微妙感受:诗人想到生活在匈奴的蔡文活不懂匈奴人的言语,只剩下客居他乡的心,又仿佛看到边境上衰草随风摇动,天空中乌云弥漫。这是用听曲者的感受来表现杜别驾弹奏技艺高超,弹奏出了边塞的意境,属于侧面烘托。这两联既承接、呼应了忧文的“文活留此曲”,又领起了尾联。

  尾联有双重合意:一是说长江之上竟然吹响塞外之音,令诗人有一种置身塞外的感受;二是说长江之上竟然响起塞外之音,使人联想到安史之乱对中原的侵扰和破坏,传达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本诗构思新奇巧妙,将音乐与历史融于一体,既是一首描写音乐的佳作,也兼具咏史诗的特点。▲

刘长卿

刘长卿

刘长(zhǎng)卿(约726年-789或790年),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您喜欢

七八用喜雪韵四首

吴潜吴潜 〔宋代〕

有年呈瑞厌孤虚,不用东封更献书。
雁背严凝能备预,鹊搜储蓄善谋功。
并衣左伯情何厚,穿履东方计莫疎。
闻说山林皆冻合,遍狙无处觅雄狙。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苏轼苏轼 〔宋代〕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未见丰盈犀角儿,先逢玉雪王郎子。

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夜来梦见小于菟,犹是髧髦垂两耳。

忆过济南春未动,三子出迎残雪里。我时移守古河东,酒肉淋漓浑舍喜。

而今憔悴一羸马,逆旅担夫相汝尔。出城见我定惊嗟,身健穷愁不须耻。

我为乃翁留十日,掣电一欢何足恃。惟当火急作新诗,一醉两翁胜酒美。

九日小圃菊花有开者病疡不能泛一杯把玩而已

曾几曾几 〔宋代〕

黄菊开何许,疏篱小隐家。
似知重九日,故放两三花。
病著杯无渌,衰来发半华。
佳辰辜负汝,满把但成嗟。

祝英台近·柳烟浓,花

王嵎王嵎 〔宋代〕

柳烟浓,花露重,合是醉时候。楼倚花梢,长记小垂手。谁教钗燕轻分,镜鸾慵舞,是孤负、几番春昼。自别后。闻道花底花前,多是两眉皱。又说新来,比似旧时瘦。须知两意长存,相逢终有。莫谩被、春光僝僽。

林景云参学

薛嵎薛嵎 〔宋代〕

一门四世同堂乐,门外传呼释褐归。
自此高车访游旧,屏将呵从叩渔扉。
三冬晴暖春寒在,千里诗书野意违。
又说携琴搜逸谱,休嫌古调按今徽。

眼儿媚·雁带新霜几多愁

方岳方岳 〔宋代〕

雁带新霜几多愁。和月落沧洲。桂花如许,菊花如许,怎不悲秋。江山例合闲人管,也白几分头。去年曾此,今年曾此,烟雨孤舟。

赠道流

陆游陆游 〔宋代〕

羽人邂逅饮旗亭,自说经年醉不醒。
曾伴翰林游赤壁,仍邀内史写黄庭。
古琴蛇蚹评无价,宝剑鱼肠托有灵。
太华何时寻此约?九霄风露宿青冥。

次韵王立之雪中以酒见饷

晁说之晁说之 〔宋代〕

同云惨惨驱朝暄,龙沙一雪人相怜。
寒猿哀啸失山木,饥鹤仰唳空无天。
当年补天真戏尔,不知修月何时已。
坐烦耆旧说辛卯,至遣儿童忧甲子。
城中米价贵如玉,举家倒廪无斗粟。
千金狐裘岂易得,百结鹑衣不堪鬻。
我生但识茅与菅,何曾过眼逢瑶璠。
展君新诗问所似,欲辩不敢非忘言。
开壶酌酒浇我胸,酒酣起舞颜为红。
会见东风扫冰雪,江梅寒柳烦春工。

青骢白马

李攀龙李攀龙 〔明代〕

青骢踯躅八尺强,黄金络头丝作缰。
可怜白马如人长,着地徘徊自生光。
青骢白马冶游郎,劳君下都看三阳。
可怜白马逐青骢,石桥柏梁五湖东。
青骢白马六萌车,可怜今夜宿谁家。
借问窈窕西曲娘,白马青骢去无常。
借问窈窕西曲女,石城莫愁凭寄语。
齐唱可怜泪沾裳,可怜三声忘故乡。

嘉平旦雪

陈起陈起 〔宋代〕

天一孕真精,裁成六出霙。
大声闻竹折,空色助梅清。
节壮毡甘啮,兵奇鹜自惊。
男儿须事业,谩说剡舟明。
© 2023 诗词名言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